雨窗
妙信〔清代〕
云暝虚窗静,新篁别有情。
烟云清古壁,风雨壮江声。
有癖酬山水,偷闲断送迎。
萧疏且高卧,无意问阴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阴云晦暗,空窗那里一片安静,新竹此时看上去别有趣味。
烟云清洗着古壁,风雨的声势浩大衬得江水的声音也更加磅礴。
我喜欢写山写水,所以拒绝了应酬应酬只为偷得半日闲。
我懒散地高卧听雨,并不在乎外界的阴晴。
注释
暝:晦暗。
虚窗:空窗。
篁:竹。
清:清洗,洗涤。
江声:江河中浪涛之声。
癖:成为习惯的嗜好。
送迎:迎来送往,指与人交接应酬。
萧疏:本意为稀散,此处作懒散解。
简析
《雨窗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中的雨其实并非什么大雨,所以决不会煞风景。正因为是轻轻的细雨,才会产生这许多感想和诗情。诗人已经舍俗出家了,他与自然与山水为伴,自然淡薄应酬。大自然给诗人以充分的补偿,让他高卧听雨、忙里偷闲,其实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享受。
妙信
妙信,字山愚,号诗禅,清代江南镇江瓜州僧。是清代著名诗僧。其诗清新雅致,讲求意境,大约公元1697年前后在世。诗名颇高,生卒年、俗姓籍贯及其他事迹不详。 2篇诗文 8条名句
游灵岩记
姚鼐〔清代〕
泰山北多巨岩,而灵岩最著。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。其状如垒石为城墉,高千馀雉,周若环而缺其南面。南则重嶂蔽之,重溪络之。自岩至溪,地有尺寸平者,皆种柏,翳高塞深。灵岩寺在柏中,积雪林下,初日澄彻,寒光动寺壁。寺后凿岩为龛,以居佛像,度其高,当岩之十九,峭不可上,横出斜援乃登。登则周望万山,殊骛而诡趣,帷张而军行。岩尻有泉,皇帝来巡,名之曰“甘露之泉”。僧出器,酌以饮余。回视寺左右立石,多宋以来人刻字,有墁入壁内者,又有取石为砌者,砌上有字日“政和”云。
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,值子颍有公事,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。聂君指岩之北谷,溯以东,越一岭,则入于琨瑞之山。盖灵岩谷水西流,合中川水入济;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,皆泰山之北谷也。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,居于琨瑞山,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。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,而灵岩有朗公石焉。当苻坚之世,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,楼阁甚壮,其后颓废至尽;而灵岩自宋以来,观宇益兴。
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,西近大路,来游者日众。然至琨瑞山,其岩谷幽邃,乃益奇也。余不及往,书以告子颍:子颍他日之来也,循泰山西麓,观乎灵岩,北至历城。复溯朗公谷东南,以抵东长城岭下,缘泰山东簏,以反乎泰安,则山之四面尽矣。张峡夜宿,姚鼐记。
金缕曲·次女绣孙
俞樾〔清代〕
次女绣孙,倚此咏落花,词意凄惋。有云:“叹年华,我亦愁中老”,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,因广其意,亦成一阕。
花信匆匆度。算春来、瞢腾一醉,绿阴如许!万紫千红飘零尽,凭仗东风送去。更不问、埋香何处?却笑痴儿真痴绝,感年华、写出伤心句:“春去也,那能驻?”
浮生大抵无非寓。慢流连、鸣鸠乳燕,落花飞絮。毕竟韶华何尝老,休道春归太遽。看岁岁朱颜犹故。我亦浮生蹉跎甚,坐花阴、未觉斜阳暮。凭彩笔,绾春住。